时间:2024-02-08 07:22:42
《金口玉言》是作者 “朱元璋”的倾心著作,朱元璋李青峰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可为何命中注定的事情,却有这么多坎坷呢?也正在李青峰思绪万千之际,耳边传来阵阵嘈杂之音。“别偷看,别看,此诗必能入选!”“大明的诗坛要复兴了,如此盛大诗会,有本才子出马必定重振盛唐之风。”“嘿嘿,方才我妙笔一题,便是千古绝句出现。”循声望去,李青峰发现眼前的风景变了...
“难道,我跟妙妙注定有缘无分?”
李青峰行走在秦淮河畔,周围熙熙攘攘。
凉爽的秋风打在脸上,他的心情犹如冰窖般寒冷。
仿佛与周围的热闹格格不入...
超越六百年的时间跨度。
见到了自己梦中十几年的那个女子。
可一连串的误会,越来越深。
两人好像渐行渐远。
如同平行线一般,无法相交。
李青峰一直是相信命中注定,因为他身上就发生过。
可为何命中注定的事情,却有这么多坎坷呢?
也正在李青峰思绪万千之际,耳边传来阵阵嘈杂之音。
“别偷看,别看,此诗必能入选!”
“大明的诗坛要复兴了,如此盛大诗会,有本才子出马必定重振盛唐之风。”
“嘿嘿,方才我妙笔一题,便是千古绝句出现。”
循声望去,李青峰发现眼前的风景变了。
在这秦淮河畔,寸金寸土之地,有一空旷之处,正有许多工匠忙活,在打造一个大型的台子。
处于半成品的高台之下,热闹非凡。
其下,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独立墙面,接近两丈高,三丈长,墙面通体雪白,上面还有琉璃瓦装饰。
这墙面上面贴着有许多诗词。
台子附近,则是有十几条长长的木桌,接近三丈。
有许多书生模样的人。
或是站在诗词墙前,瞧着上面的诗词。
或是站在桌前,正在写诗词。
这江南富庶之地,无数才子风流。
大明朝极少有诗会举行,突然有了诗会,包括这前来科举的文人,和各地的才子接踵而至,络绎不绝。
“对了,这是诗会。”
李青峰这才想起,昨日晚上,二虎过来传话。
让他来这诗会前来报名参会。
在附近随便找了一人打听,才知道这便是诗会的入选。
这诗会,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
想要参加,就得先用一首诗通过初选,只需写出的诗词能上那大木板之上,就算有了资格。
“哈哈哈,我入选了,大家快看,那便是我的诗词。”
随着一名伙计将一张写着诗词的宣纸,贴上了墙诗词上,一名书生模样的人指着大喊,生怕别人看不到。
李青峰也瞧了过去。
[月桂秋逾秀,风高夜自凉。]
[千门喧鼓角,何以返潇湘。]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以中秋为题。
“好诗啊,简直是妙笔生花。”
“难怪可以入选,当真不错!”
“好诗好诗,刘兄....恭喜入选了。”
人群中,不少此人的好友恭维。
“侥幸,侥幸,哈哈....”那被称赞的姓刘的才子也是洋洋得意。
能入选就已经超越不少人了。
剩下的人,恭维完之后,则是继续冥思苦想开始想诗。
“也不咋地,怎么这么多恭维的?”
李青峰不由嘀咕,随后便想到缘故。
饿肚子的时候只想吃饱饭。
吃饱饭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这明初刚结束元末战乱,华夏大地正在缓慢恢复。
之前那些文人墨客,都在战乱中死了一批了。
这诗坛凋零也是正常,远不可能跟盛唐相比。
“公子,可是要题诗?要笔墨否?”
这时,一名穿着布衣小帽,伙计模样的人走来。
这些人并非是诗会的工作人员,而是过来赚钱的小厮。
这里很多才子过来题诗。
大多数人出门却不会带笔墨。
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请得起书童的。
这就是商机!
提供笔墨,比店里直接贩卖笔墨,获利还多。
这些才子们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舍不得几个铜钱。
李青峰点头:“要,当然要。”
小厮道:“公子,二十文钱,帮你磨好墨。”
李青峰一摸身上,身无分文。
这朱元璋好是好,最高规格招待自己。
就是一分钱都没给。
总不能开口去要钱吧?
李青峰一摊手:“没钱。”
小厮翻了个白眼走了。
心道:穿的这么体面,没想到是个穷鬼。
“慢着...”
李青峰摸了摸身上,从上摸到下,最终摸到了裤腰带,直接把腰带解开,递了过去:“用这个抵,可否?”
古人的腰带就是装饰品,衣服是长袍,用来束身点缀,并非是紧裤子用的,也不存在会掉裤子的情况。
腰带是皮革玉扣,做工精美,一看便价值不凡。
小厮喜上眉梢,急忙接过塞入怀中,热情道:“可以的,可以的。”
这腰带一看也不止二十文钱,买卖是赚了。
说完,还带路给李青峰找了一处空旷之处。
将随身带着磨盘拿出放置在桌上,开始磨墨。
“公子,用了小的墨,包你入选诗会。”
小厮热情的交谈道。
“写诗有什么题目吗?”李青峰问道。
“没有,随意便好。”小厮回道。
他在这里做生意两天了,规矩都明白。
磨好墨后,拿出宣纸,用镇尺压好,摆放在桌面上。
李青峰点点头,直接拿笔沾墨,停在半空。
此时此刻,李青峰的心情,还停留在被朱妙妙的误会当中,而略有些淡淡的忧伤。
在脑海中随意翻出一首较为符合自己当前意境的诗词。
开始书写——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李青峰从小就练习书法,书法比起一般人也不差之。
稍许之后,写尽抬笔。
将笔还给小厮,发现这厮正在看自己写的诗词。
“你看啥?”
“公子莫慌,小的不识字,看不懂。”
小厮忙收回眼神,谄媚笑道。
李青峰问道:“在哪里提交,你可知?”
小厮笑着带路:“公子这边请。”
毕竟对方这么大方,服务得周到啊。
紧接着,李青峰就跟着这小厮来到了一处提交诗词的地方,这里有诗会的工作人员负责登记。
递交诗词后,附上自己的抄录的“牙牌”信息便可。
这由鸿胪寺发放的‘牙牌’,就是明朝版的身份证。
上面有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属的衙门、编号....等信息。
李青峰的牙牌是朱元璋让二虎安排的。
上面有姓名以及身份。
当前身份是庶民,农户。
在明朝,标示冒用牙牌、不用牙牌都算犯罪。
李青峰在未来没办法给朱元璋弄一张身份证。
但在明朝,朱元璋却可以轻而易举的给李青峰搞一张牙牌。
为了防止有心人搞鬼,这入选后的诗词都是匿名的。
诗词如果上墙,便代表入选。
届时凭借牙牌便可自证身份参加诗赛。
交完诗词后,李青峰挥了挥袖子,准备离开。
小厮奇怪道:“公子,不等等是否入选么?”
一般人上交完诗词后,都会原地等待。
等待自己诗词上墙后,才会心满意足离开。
若是没入选,则会再冥思苦想一首,接着上交。
入围是不限次数的,因此这里每天人满为患。
“不必了,必定入选。”
李青峰留下这句话,便直接了断的转身离开。
如果这纳兰性德的《木兰花》都无法入选...
这诗会也就没有开的必要了。
“这么自信?”
这小厮一愣,旋即想等着看看是否真的如此。
他虽然不识字,却能认出自家宣纸。
而且方才看了一眼,大概也能找到那张诗词。
“对了,先去当铺,看这腰带值多少钱...”
小厮突然想到腰带的事情,便没等待,而是急急忙忙的离开,朝着当铺的方向跑去。
而与此同时。
另外一边。
负责入选诗词挑选的官员,正在翻阅一张张诗词。
这位官员,是礼部专门派来协助十六楼筛选入选诗词的,是进士出身。
是否是好诗词,他一眼便看出。
但大多数都是非常一般,堆砌辞藻,硬凑韵律。
偶尔几首能入眼的,其实也很勉强。
但还是给过了,让人贴上墙。
毕竟要求太高,届时诗会没几个能入选,太过冷清。
可当他翻阅到李青峰的那一张宣纸之时。
发现是一首词。
倒是少见。
可能是为了喧哗取众,另辟蹊径吧。
本以为也是普通货色,只是惯性的扫了一眼。
只不过这一扫。
目光,就挪不开了....
这名礼部官员整个人都震撼住了,眼睛瞪的大大的!
我的天,我看到了什么!!!
小说《金口玉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Copyright (C) 2025 红牛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桂ICP备2022003909号-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