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章阅读大明:开局内卷,我渔翁得利精彩章节
“嗯?”
胡惟庸感觉奇怪,他刚才明明见朱棡拿起的是《周纪》,怎么仅是一会儿工夫,就换成了《秦纪》?
众所周知,秦在周后,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以古今朝代更替的顺序来撰,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足足十六朝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在其中,方成著作。
既如此,不管是按顺序还是按规则,朱棡都理应先背完《周纪》再看《秦纪》。
当然,以朱棡的身份,自是可以不顾规则和顺序,但还是那个问题,晋王殿下究竟在干什么?
胡惟庸根本搞不懂呀,明明不看书,却非要比背书,明明已在背书,却又不好好看,既如此,这所谓的比试,真的有意义吗?
可就在这时,“啪”的一声轻响,朱棡竟然合上了《秦纪》,放在案桌之上,然后转手拿起《汉纪》看了起来。
胡惟庸顿时一愣,怎么又换了?
但下一秒,胡惟庸就瞪大了双眼。
只因朱棡一眼扫过前页,便开始翻阅后页,以至于整个中书省只能听到“哗啦啦”的翻书声,等到朱棡看完《汉纪》的最后一页,合上书本时,距离他拿起《汉纪》,竟连半盏茶的时间都没过!
不,准确来说,就是算上《周纪》和《秦纪》,都还不到半盏茶的时间。
因为杨宪这会儿还没看完《后周纪》呢,可朱棡已经拿起《资治通鉴》的第四纪了。
胡惟庸见状,自是大脑一片空白,也终是忍不住问道:
“殿下,是书有问题吗?”
朱棡低头看着手中的《魏纪》,闻言头都不抬道:
“没有问题。”
胡惟庸看了一眼被朱棡放在案桌上的前三纪,不明所以:
“既无问题,殿下为何不看?”
朱棡眉毛一挑,不明白胡惟庸这话什么意思:
“我已经看完了啊。”
“看完了?!”
胡惟庸直接惊叫出声,一时间连君臣之礼都忘了,直接指着案桌上那三纪冲朱棡道:
“这怎么可能呢?且不说《周纪》和《秦纪》,那《汉纪》,可是足足有六十卷呐!”
朱棡肩膀一耸:
“所以呢?本王就不能看完了?”
胡惟庸面色一怔,这是看不看完的事吗?您那根本就不叫看呀!
可转念一想,这事跟自己也没关系,自己多余插这话干嘛?赶忙拱手告罪。
朱棡呢,也是个大度的人,或者说,跟内卷不沾边的事他懒得理会,见胡惟庸认错态度诚恳,就低头继续看书了。
一旁的杨宪见状,虽然也不知道朱棡在干嘛,但既然比试已经开始,杨宪就没那么多心思去管了,只要能赢不就行了?
就这样,胡惟庸继续在旁边观看,朱棡也继续用那种不可思议的翻书方式去看书,杨宪也继续背他的《后周纪》。
待一炷香时间过去,一本不算厚也不算薄的《后周纪》,杨宪总算背到了最后一页,可就在这时,一只大手却朝他伸了过来:
“把《后周纪》给我。”
大手的主人自是朱棡,可看着朱棡的大手,杨宪却只能尴尬一笑:
“殿下稍等,微臣就差一页了。”
朱棡嘴角一撇:
“这怎么能等呢?咱俩现在是在比试,不能因为你看得慢,就浪费我的时间呀!”
杨宪哭笑不得:
“殿下明鉴,微臣真的就差这最后一页,就能背诵《后周纪》了。”
朱棡毫不相让:
“可我也就差这最后一本《后周纪》,就能背诵《资治通鉴》了啊!”
“噗~”
此话一出,杨宪还没反应过来,不远处正喝茶的胡惟庸却是先一口茶水喷出,继而不敢置信的看着朱棡!
杨宪见状,还不明所以呢:
“胡大人你怎么了?我知道,我这样做是有点不对,殿下毕竟从没看过书,按情理,我是不该跟殿下争这本《后周纪》,可我真的只差……”
话音戛然而止,杨宪“嗖”的一声回过头,怔怔的看着朱棡道:
“殿下您刚才说什么?背……背诵《资治通鉴》?”
朱棡从杨宪手中拿过《后周纪》,一边“哗啦啦”的翻看,一边点头道:
“是啊,可不就差这最后一纪了吗?”
杨宪眨巴眨巴眼睛:
“不是,殿下,这个时候,开玩笑不太好吧?”
朱棡面露无语:
“谁跟你开玩笑?”
说到这,朱棡也翻阅完了《后周纪》,当即往案桌上一拍,站起身子伸着懒腰道:
“杨大人若不信,考考我喽。”
杨宪眉头一皱,立马伸手从案桌上拿起一纪:
“《周纪》,三年戊申。”
朱棡直接道:
“燕败齐师于林狐。鲁伐齐,入阳关。魏伐齐,至博陵。燕僖公薨,子辟公立。宋休公薨,子桓公立。卫慎公薨,子声公训立。”
杨宪浑身一颤,赶忙拿起另一纪:
“秦纪,秦昭襄王五十三年。”
朱棡再度道:
“伐魏,取吴城。韩王入朝。魏举国听令。”
杨宪瞳孔一缩,竟然连一个字都不差!
胡惟庸看到这,亦震惊不已,飞快跑到案桌前,拿起一纪:
“《汉纪》,汉孝成皇帝绥和二年,三月。”
朱棡毫不犹豫:
“上行幸河东,祠后土。丙戌,帝崩于未央宫。”
“啪嗒”一声响,胡惟庸手中的《汉纪》掉在地上,看着眼前的朱棡,就跟看到鬼一样。
杨宪却还是不死心,当即埋首于案桌:
“《魏纪》,魏世祖文皇帝黄初七年。”
朱棡打了个哈欠,懒洋洋道:
“啊哈~春,正月,壬子,帝还洛阳,谓蒋济曰:“事不可不晓。吾前决谓分半烧船于山阳湖中,卿于后致之,略与吾俱至谯。又每得所陈,实入吾意。自今讨贼计画,善思论之。”
“汉丞相亮欲出军汉中,前将军李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而统属于严。”
“吴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吴王报曰:“甚善!令孤父子亲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令与众均等其劳也。”
杨宪“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然后艰难拿起一纪,吞吞吐吐道:
“《唐纪》,唐……唐高祖武德九年,己未,太白经复天。”
朱棡微微一笑:
“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
“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絓,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
说到这,朱棡蹲下身子,双手托着下巴,再度微笑的看着杨宪:
“至此,杨大人仍不信否?”
杨宪双目无神,这一刻,浑身上下,傲气被击得粉碎:
“殿下天纵之资,微臣,不敢不服!”小说《大明:开局内卷,我渔翁得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章节目录
-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王贵朱铭是《大明:我爹是朱元璋》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狼多多”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可和大明的千军万马相比,还是有些不够看。虽然朱铭没想夺大明的江山,但车里接壤着缅北,老挝,柬埔寨。再往西,更是东南亚,中亚,东欧……“上辈子都没出过国,这一世到处旅游一下不过分吧?”朱铭眼中憧憬无限,动力满满。于是……三日后,车里王府邸再添新眷!俞显得到消息时,正在喝茶,当场就喷了...
-
开局死牢被斩首?我以诗歌修儒道
楚凤歌李风眠是军事历史《开局死牢被斩首?我以诗歌修儒道》中的主要人物,梗概:许多人纷纷沉思了起来。望江楼二楼的雅间内,张云棠与杨谦正与一位女子对坐饮茶。在两位大儒对面的是一个身穿华美罗裙的女子,这女子约莫双十年华,雍容华贵,梳着时下最流行的发髻,斜插着一根熠熠生辉的金步摇。她拈起茶盏,浅呷一口,微微一笑,刹时间如昙花绽放,活色生香...
-
我在古代网购
军事历史《我在古代网购》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刘明李小柔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闲暇一语”创作的主要内容有:虽然还有一场诗词比赛,但是,不管结果怎么样,文德书院已经赢了2场了,就算输了,三局两胜,还是文德书院获胜。“文德书院已经赢了2场,不知道接下来的诗词比试,你们是否还要继续?”巨叶书院的学子纷纷看向叶夫子,只见叶夫子摇摇头。今天这场面,继续比下去也是自取其辱。刘明表现出来的才学,碾压了在场的学子...
-
抗日之碧血鹰翔
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抗日之碧血鹰翔》,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王进段明宇,由大神作者“最后一名”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但是,飞机就不一样了,起飞后,最多三十分钟就可以抵达。刚刚飞过了缙云山,高飞便从后望镜里发现了位于他这个作战编队左后侧的杨英华中尉驾驶的战机脱离了队伍,他有些奇怪,正要以手势进行询问,忽得便又看到左后方的高空之中出现了几个黑点,那并非是他们机群的飞机,在这个方园范围之内,如果不是自己这方面的战机,那...
-
替身:开局扮演慈父?
阿列克谢斯大林是军事历史《替身:开局扮演慈父?》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茜栎”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凌晨,我独自走进地下通讯中心,耳机里传来列宁格勒的呼吸声:“这里是冰上生命线指挥部!第37运输队抵达,损失0辆卡车!”接线员的声音带着哭腔,“司机们说,是斯大林的画像在车头,帮他们避开了所有冰裂。”我摸着通讯中心墙上的地图,拉多加湖的冰面被标成红色,像条流动的血脉。想起在捷尔任斯基工厂看见的场景:...
-
李坏何芊写的小说纨绔世子爷全文阅读
强烈推荐军事历史小说《纨绔世子爷》,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军事历史,代表人物分别是李坏何芊,作者“我的长枪依在”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大人明察…察…”“明察秋毫!你这半吊子的学问就敢拿出来拍马屁,日后小心拍在马脚上!”何昭斥责道,遂又自言自语:“你可知我写的是谁的诗?这是那李长河的诗…”“啊!”武烈一脸不敢相信,眼睛瞪成铜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何昭一边念一边踱步:“光这一句也算经世之作,每次看都觉得妙不可言呐。你说这李......
-
纨绔世子爷番外
《纨绔世子爷》是作者“我的长枪依在”的又一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角色李坏何芊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六七条船了。话虽如此何昭没太放在心上,毕竟他的职责不过接送生辰礼物,同时下文书准许这五百厢军入开元境内,从水路进开元城再到京都不过一小段路,出不了岔子。倒是这两日魏雨白每天来找他帮忙,之后又提出请他告知皇上,战后兵员稀缺,北方漠州铁矿需要早派兵丁增防。铁乃是能决定战事的重要资源,何昭觉得有理,照奏给皇上。结果魏雨白下午又来,这次是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