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极化(polarization):静息电位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稳定电位差状态。
2.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活细胞在安静(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稳定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即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3. 局部电流: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动作电位的发生部位向邻近部产生的电流。
4. 局部电位:由于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和少量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主动反应叠加而形成的。
5. 局部反应: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阈下刺激时并非全无反应,只是这种反应很微弱,不能转化为锋电位,并且反应只局限在受刺激的局部范围内不能传向远处,因此,这种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其本质是一种去极化型的电紧张电位。
6. 绝对不应期:指可兴奋细胞和组织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兴奋的极短时间内,无论受到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心肌细胞发生兴奋后从0期除极化到3期的复极化期的-55的时期,无论给于多强的刺激都不会发生反应 。
7. 跨膜电位:当膜上的离子通道开放而引起带电离子跨膜流动时,从而在膜两侧形成电位。
8. 强直收缩(titanic contraction):刺激的频率很高,每次新的收缩都出现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过程中,使肌肉收缩期间不出现舒张而是持续的缩短。
9. 去极化(depolarization):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即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
10. 受体:指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选择性的与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特定生理效应的一类特殊蛋白质。
![]() |
|
![]() |